水泵

做优做精千万吨级煤炭基地

来源:火狐直播app    发布时间:2025-09-15 00:12:52

  九曲黄河奔流不息,鄂尔多斯高原广袤无垠。在内蒙古和陕西、山西三地交界处,开滦蒙西煤炭大基地坐落于此。

  庞大的储煤仓傲然矗立,数字化新型运销管理系统高效运转,井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机声隆隆、乌金滚滚……作为开滦集团首个千万吨级产煤基地,这里处处透着现代化。

  “自2023年6月,红树梁矿产能核增至千万吨后,开滦蒙西高质量煤炭大基地建设步入了新阶段,我们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做优做强新矿井,做精做细资源濒临枯竭的老矿井,强力推动千万吨级产煤基地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走高水平发展之路,努力成为赓续百年开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内蒙古开滦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滦内蒙古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海说。

  原煤日产最高达5.1万吨,前6个月商品煤产量486万吨……2025年上半年煤炭产量创了多项纪录!

  初秋时节,笔者来到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的开滦内蒙古公司红树梁矿。2023年6月取得年生产能力由500万吨核增至1000万吨批复,2024年红树梁矿就交出了年产煤千万吨的成绩单。至此,开滦内蒙古公司旗下的红树梁和串草圪旦两座矿井,形成了千万吨级煤炭生产基地。

  “在广袤高原上建起千万吨级煤炭生产基地,谈何容易。”看着生产数据,红树梁矿培训中心原主任侯崇说,作为从矿井设计到建成的亲历者,他见证了其中艰辛。

  经过百余年开采,开滦集团面临着本埠资源枯竭的现实问题。近年来,该集团积极“走出去”,到外埠寻找煤炭资源。

  2006年,第一批“开滦人”来到内蒙古这片广袤高原。“所谓第一批‘拓荒者’,其实只有11人、两辆越野车和1枚公章。”身为“拓荒者”之一的红树梁矿经理助理任杰回忆。

  东至额尔古纳河、南达陕西榆林、西抵乌海、北及中蒙边境……“拓荒者”们经过多方勘测遴选,将资源开发的目光锁定到准格尔旗这片富庶广袤的“乌金热土”。

  这里煤炭资源富集,周边大大小小的煤矿有130余座。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开滦集团作出“两手抓”的决策,即收购小矿打品牌、建设大矿树标杆。

  2008年11月,开滦内蒙古公司完成对串草圪旦矿的收购,通过改扩建,于2010年11月将年生产能力由最初的90万吨核增至240万吨。

  为找资源、建佳矿,“拓荒者”们喝水窖水、吃大锅饭、住小板房、烧小锅炉,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众所周知,当时内蒙古西部生态环境还较为脆弱,且这一区域紧临“母亲河”黄河。因此,当地政府对煤炭企业环保管控颇为严格。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矿山建设始终。”按照这一原则,他们积极地推进红树梁矿建设。

  2020年5月26日获得建矿许可,2021年4月30日联合试运转,2022年1月正式投产达效……红树梁矿快速建设的背后,是一个个“绿色指标”的达成。

  2021年初,红树梁矿被列入准格尔旗当年拟创建绿色矿山名单。红树梁矿即刻成立了绿色矿山建设领导小组,与准格尔旗自然资源部门对接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为确保绿色矿山建设顺利开展,红树梁矿压茬推进各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推进计划和作战路线图,每月召开推进会……同时,提出矿容矿貌生态化、资源开采科学化、企业管理规范化和矿区人文和谐化的总体思路。

  如今,走在红树梁矿区,沙棘、紫花苜蓿、小叶锦鸡儿等长势旺盛,草木遍布。2021年以来,矿区投资500多万元,种植各类花草26000多平方米,树木10000余株。同时,通过塌陷回填、边坡修整、生态修复、植被恢复、建设坡改梯等其他附属设施等举措,让目前矿区可绿化区域绿化覆盖率达100%。

  “现代化煤矿建设需要插上‘智慧的翅膀’,这样,煤炭生产才能跑得又快又稳。”红树梁矿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波说,作为开滦集团千万吨级煤炭生产基地的主力军,红树梁矿在建设之初便按照“以机械化为基础、自动化为主导、信息化为支撑、智能化为方向”的思路,制定实施智慧矿山建设的总体规划。

  经过摄像头扫描车牌后,进场,过磅;进入装煤区,放煤,满载过磅,驶离矿区……一辆货车从空车进场到满载出场,总共用时3分钟。

  “整个过程货车司机无需下车,仅凭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完成全部流程。”红树梁矿煤管科科长刘志国介绍,依托智能化“一码通”煤炭运销管理系统,纸质提单全部变成线上电子单,单车过磅时间由原来的180秒缩短至20秒,效率提升8倍。

  过程看似简单,实际却很复杂。刘志国说,过去所有的环节都要靠人来看守,主要是维持秩序、确认车牌号和空车重量、放煤量、满载重量等信息,8个人正好够用,现在只需一个人就能轻松搞定。

  “这个系统能大幅度的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实现精准装车和减人提效。”刘志国介绍,从人工装车到如今自动装车,装车效率由每小时35车提高至42车,最高达到每小时45车,综合效率提高20%。

  如今,智能化“一码通”煤炭运销管理系统已与当地政府开发的“煤易通”运销管理软件连接,将提煤单管理、拉煤车辆管理、客户煤款管控、销售计量、销售统计等管理环节,整合在同一个管理平台上,实现了拉煤车辆自觉排队、购煤余款预警、过磅无人值守、自动生成销售报表。

  7月16日,红树梁矿智控指挥中心里,几名工作人员手握鼠标、紧盯屏幕,认真观察煤炭开采各项流程。

  “这要是放在过去,根本就不敢想象井上下的设备都能在这里控制,将来采煤工也能像我们一样坐在这里控制采煤机。”调度员郭学源说,智慧矿山建设最终可以让采煤工的工作环境从井下挪进地面宽敞的办货大楼里。

  只见偌大的智控指挥中心里,几块大屏幕清晰地显示着相关生产参数和监控画面,生产、运输、检修等情况一目了然。

  “设备完好,现场环境完好,可以开机!”随着桌上的对讲机传来指令,郭学源再次确认两台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和画面。

  只见一块屏幕上,采煤机样式图形显示着各个部位的数据和运作情况;另一块屏幕则清楚展示井下各作业点的监控画面。

  当郭学源下达可以启动指令后,井下顺槽皮带、破碎机、转载机、刮板输送机、采煤机依次启动,工作面煤壁被分割开来,落煤通过皮带源源不断地送出。

  “过去,这些活儿得十几人甚至二十几人联合完成,一班下来,经常是一身汗、一脸黑。现在300多米采面也仅需5人,而且真正操控的也只是采煤机司机手中的遥控器和支架工面前的控制面板,运输巷运输设备实现了一键启动,无人值守专人巡视成为现实;若条件允许可完全实现大巷集控室‘一键式’采煤。”郭学源指着屏幕上井下集中控制室说,智能化矿井建设,让井下一线采煤不再是过去的“人海战术”。

  “通过智能化矿井建设,我们实现了减人提效和科技保安。”矿长张福学介绍,红树梁矿按照“高标准基础+多功能平台+专业化子系统”的建设架构,整合资源形成了8个专业化系统在内的智能化矿井板块,高标准建成33个智能化子系统。

  在5103大走向、大倾向综采工作面推采中,红树梁矿实施全系统优化工艺,提高割煤速度、皮带带速,加大液压系统流量,保证及时跟机移架,将电磁调偏装置创新应用在自移机尾前,让原煤日产实现3万吨以上。

  在此基础上,红树梁矿还聚焦掘进提效,完成以“掘锚同步、立体交叉、平行作业、快速推进”为主要特征的工艺优化和技术革新,效率比普通掘进方法提高一倍。同时,还引进了巷道修复车、单元支架等装备,在巷道治理、大断面支护等方面,比传统方式的效率提高5倍以上。

  “枯”中做细活,深挖内潜练线南综放工作面,综采队采煤机司机刘晓康手持遥控器,在远程指挥下,认真操作采煤机进行精准割煤。

  “煤层底板经常变化,割煤时要格外小心,煤质差了,在市场上就不好卖了。”刘晓康说。

  离刘晓康不远处,液压支架工李志成正在仔仔细细地观察工作面情况。他与刘晓康密切配合,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液压支架,减少矸石掉落,从源头上保证煤质。

  “串草圪旦矿是开滦集团在蒙西布局的第一座矿井,但规模体量小,经过多年开采,可采资源已经濒临枯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以‘建设开滦外埠精细化管理标杆矿井’为目标,时时求精、事事求效、处处求细,像绣花一样深挖资源、精收细采,力求在现有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延长矿井寿命,实现效益最大化。”串草圪旦矿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继莹说。

  “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我们实施分采、分运、分储等一系列措施管控煤质。”串草圪旦矿采掘室副主任于明刚说,如今,井下工作人员时刻留意煤层变化、优化调整生产的基本工艺、及时反馈煤质问题,“抓煤质人人有责、保煤质人人受益”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过去不好采的煤要采,过去不想采的煤也要采。如今,串草圪旦矿正聚焦残存区域开发、边角余煤回收、地表压煤开采等内容,实现矿区煤炭“应采尽采”。

  其中,6105北工作面区域地表压覆公路,造成工作面煤炭资源没办法回收。为此,串草圪旦矿开展了专项技术攻关,通过对回采工作面地表反复踏勘和岩移规律研究,在科学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对公路保护煤柱做调整,最终多回收煤炭30.46万吨,创效6206万元。

  在优化设计挖潜储量的同时,串草圪旦矿还围绕综放开采,创新研制端头支架,摸索应用运输巷端头放煤工艺,经过持续更新迭代,设备、技术、工艺趋于成熟,把煤炭开采历史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每米可多回收原煤35吨,已累计创效1671.09万元,2023年该工艺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将提升块煤产率作为关键破局点,通过对生产系统全过程、运输环节全链条分析,对各类有效措施进行去粗取精、归纳提炼、迭代升级,凝练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精准高效的调滚筒、变截齿、减冲撞等的“提高块率八步法”,使块煤产率最高达到27.42%,2022-2024年创效3041万元。

  围绕顶板支护,串草圪旦矿不断深化基础与应用研究,结合区域地质特性、矿压显现规律、煤岩力学参数、巷道围岩松动圈等技术数据,实测积累锚杆锚索的锚固力,科学确定了锚网索支护参数,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区域地质条件的顶板支护理论与工艺体系,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年节约支护材料约300万元。

  与此同时,该矿机电科胶轮车队通过强化现有燃油车管理和引进新能源车代替传统燃油车,年可减少柴油用量1万余升,节省本金7万余元。

  美国最新数据:1946至1964出生的人,占全国一半以上财富,赶上好时代比努力更容易赚钱

  舆论战升级?罗永浩直播结束后,西贝连夜召开1.8万人罗永浩作战大会,最新回应

  西贝门店回应“罗永浩吐槽西兰花保质期2年”:冷冻锁鲜保存的有机花菜,进后厨参观需持健康证

  罗永浩直播后点赞两家湘菜连锁品牌:开进商场做新鲜热炒还能盈利,自己愿免费推广

  锐评Model YL:日均订单破万的六座特斯拉比理想i8和乐道L90好?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相关产品

    水泵

    购买火狐直播app合作流程

    免费咨询

    提供选型

    签订合同

    安排订货

    物流配送

    全国联保